为什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赵国还会给消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9:10:39
书上说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但有看到一篇文章说,某某某某年赵国还事给消灭了?

求答案!
那我到底要信谁的呢?好像第2个比较有信誉吖..

说说你们这些资料的来源?!

还有,你们光说廉颇,那蔺相如呢?

因为赵王白痴啊 有廉颇却不相信他 让赵括来顶廉颇的位置 结果让白起坑杀40万赵兵 赵国一下从战国顶峰跌落下来 再也没有强大起来 之后赵王又起用了廉颇 廉颇在燕国侵略时大破燕军 但是后来又被赵王听信谗言 夺了兵权 战国后期时本来赵国还有个李牧 却也受到赵王猜忌 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把李牧杀了 赵国嫣能不灭

说起来 在廉颇、蔺相如都在位的时候 秦国那段时间都不敢打赵国主意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廉颇、白起、王剪 赵国秦国各占两名 但是赵国两个都废在了赵王手上

补充回答:蔺相如按照推测是大概死于长平之战前 大约在公元前260年左右 而赵国灭时已经是公元前222年 死了40多年赵国才被灭的 赵国被灭干他何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书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以“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当廷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譬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孝成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相传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狮颈之交。
关于蔺相如还有很有名的一段历史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