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23:52
经常在回复里看到人家说"吃色性也"

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怎么5楼的说2楼的不对到底是什么呀?

2楼的不对,原句是“食,色,性也。”
意思是说:吃东西,男女情事,都是人类的本性。另外食在先,同时表明生存是第一位,"性",是在"食"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的。

首先要解释一下题目中的“吃”和“色”。
吃就是张开嘴吞进果腹怡口的营养物,我不想用那个本来稍显优雅的“食”字。虽然孔夫子说“食色性也”却不肯说“吃色性也”,就充分体现了一种优雅,其实男人看着美女,是真的会流口水恨不得一口吞下肚去的,用吃来形容并无不妥。孔夫子这里的精妙之处一是用了“食”而显示了自己优雅到不用俗字的程度,二是体现了对贪色的男人们还保留了一些面子,体现了仁爱之心。我非夫子,我俗,我就直接用“吃”得了。
接下来是那个“色”字。首先,中国的优雅吃法很崇高地上升到“饮食文化”的高度,而文化中注定含有色的成份,因此中国人吃必有色。在文化中,红袖添香、气势浑宏的黄土高原、绿色的原野、郁郁葱葱的青草、东来的紫气、一尘不染的蓝天等等,在作家的笔下变得美不胜收。但国人在吃法上的色决不输给文字,比如红烧肉、绿芹菜、青菜汤、黑木耳、紫菜、黄花,炸得金黄的大虾,雪白的熊掌等等,更兼组成种种精彩的搭配,也同样美不胜收。其次,色字正如伟大的孔夫子所言“食色性也”中的那意思,就是指男色和女色。不过今人比几千年前就死掉了的人有了进步,那色字的含义从黛眉秋波云鬓雾鬟金莲细腰水袖玉簪已经极现代地上升到去掉衣服后用柔软的尺子量过的三围以及一些不敢写出来的内容。
现在转入正题。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其实吃和色也并不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除上面提到的食文化外,还有如“不患贫只患不均”的思想应该也属于文化的范畴。这患不均,就是一种在有限的产出下让天下人如何吃饱的办法,还并非某人大脑里乱想能想得出来的。于是,在贫的情况下,吃是没有色的。我就亲眼看到有人大口大口把烧焦了的红薯吞下去的例子。饿了的人,哪会管什么色不色?我总猜想,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色香味”俱全,应该是大观园里人物的专利,如刘姥姥似的人物,哪里会去管什么色了?“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贫人不好色,当然,我是指在吃的方面。
社会在进步,我们终于小康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色香味俱全”的说法再度喧嚣尘上。这时候肚子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