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作者表达自己淡泊处世,不慕荣华的句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8:08:47
急需啊!!!!!!!!!!!!!!!

躬耕於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起初跟着刘备,后来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刘禅是一个庸人,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但这个人没有野心,没有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从没有这种野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信任,群臣彼此之间信任,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些都是诸葛亮表示自谦之词!其中“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就真实的表现了诸葛亮的淡然处世!而“不求闻达于诸侯”则真实的表现了他不慕荣华!)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我本来是个平民百姓,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显声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学识鄙陋,而降尊屈驾,亲自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代大事的看法,故此我甚为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