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求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16:42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一、文章中心句: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此句是对上文的归纳和总结,同时起了强调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原文出自《韩非子·说林》: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三、知识补充:
  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