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00:37
获奖理由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绝对信号》、《野人》、《车站》;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2000年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目前定居巴黎
(斯德哥尔摩综合电)定居巴黎的中国作家高行健,昨日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60岁的高行健是在中国早已享有盛名的小说家与剧作家。他于1940年出生于江西赣州,从小学传统绘画,并曾举办过画展,在艺术领域是个多面手。

高行健发表过4本中短篇小说、16个剧本、3本文学戏剧艺术论。他的许多作品都翻译 成多国文字,近十年来创作的剧本也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小说创作也取得极高成就,尤其是在198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灵山》,其法文译本,在法国文坛造成轰动。还译成德、日、意、英等文字。

新加坡专门研究高行健的学者柯思仁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在中国多位著名的当代作家中,高行健无疑的是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王蒙与北岛等人,虽然也有他们的成就,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的情意结太强,对于中国问题有很深的沉溺。”

现任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的柯思仁认为,高行健作品受西方荒谬剧场和存在主义、老庄思想和禅宗思想影响。哲学思想来源复杂,其作品反而呈现朴实风格,不论任何文化和思想背景的读者,在读了他的作品后都能产生很深感触。

柯思仁还指出,高行健是个多元艺术家,他是剧作家、导演、小说家,同时他也以画家的身分定居法国,他的画以中国水墨为媒介,但画中意境却时时流露浓厚的禅宗思想。高行健的音乐造诣也很深,虽然他并没有作曲,但是,他对音乐及绘画的研究,对其作品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行健在1987年12月31日,曾经以北京人民艺术剧作家的身分,和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一同抵达我国参加为期四天的戏剧营活动。当年47岁的高行健对当时参加戏剧营的270名青年说,现代人不要把自己当作神,也不要把别人当作神,不要搞现代的造神运动。

由于作品在中国受批判,并且不能获得演出,他在88年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