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转型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取得的成就及仍然存在的突出的民生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22:28:52
是一道形势政策的简答题....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但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标准。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也是社会矛盾尖锐、最容易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的调整、新旧观念的冲突、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结构的重组、改革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但“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住房、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严峻现实摆在面前,决定了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着手解决日益显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协调社会矛盾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关键是要建构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住房、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改革利益协调机制的工作中提供了良好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飞速增长,截止到2007年底,GDP总量排名世界第四,国家外汇储备余额排名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旧的收入分配制度被打破,新的收入分配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使得部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陷于迟滞,部分家庭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因此,加快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已显得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