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2:02:20

迷和悟,是相对的说法.真身和佛,也是相对讲.

1.佛教说的迷,是指众生有我(念头),在每个念头上,每个事件上,无穷尽的追逐,故叫做:"迷"在其中.比如,小狗想吃那块肉,就一直追逐,直到吃到嘴里才肯罢休.人,执着活着的意义,吃的好,穿的好,有地位,有钱,因此做着各种努力,包括互相伤害达到目的....等等.所以,佛教将这个表象叫做:抓住念头不放.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念头,一个欲望的延续.是大脑支配的结果.

悟,就是相对这个迷的状态的比喻.是一种方便说.可以用:"醒悟"来简单的借喻这个"悟".其实,有更深的含义.只是在这里,说明迷和悟的关系,暂时这么讲.

2.念头,关键是这个念头.活着,醒着,念头就不断.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不停歇.佛也一样有.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佛和众生,没有差别.

差别在哪儿呢?

我也不是佛.我也有迷的时候,而且是大多数的时候.

可是,人人都能做到佛的原因,是因为,只要有一次,念头来的时候没有去追随.心里清楚明了,但是就是没去有欲望,没有去将这个念头------不管是您觉得善良的还是污浊的念头(想法)-------它都没被您自己在意.....知道,但是没去追.这个时候,您就是佛.这个时候的您,也没有想追和不想追的想法跟着,自在自然,昭昭然然.您说,这个时候的您能做什么?做了也不是心念唆使的.所以,就是无意义的........这个时候,就是悟.也是心经所指的"照见五蕴皆空"的瞬间.

这个时候,就是"观照".也是觉.

楼上那些人说了这么多,都是燥,都是嗔,
无言便是答案,这就是悟。
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你看一下天上有月亮和无月亮的时候,你就明白了,就是顿悟了。

迷和觉就是众生和佛的差别.

这就是真理与谬论只差一步啊。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不悟,即佛是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