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南园满地轻堆絮”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3:13:44

菩 萨 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题解此词,本词所写为一独处闺中的女子春昼睡起后的生活情态。沈际飞对本篇评价颇高,认为其"隽逸之致",可"追步太白"(《草堂诗馀正集》)。王国维谓本篇中有"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二句,秦少游"雨馀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画堂春》)之句,显然是"自此脱胎"(《人间词话·附录》)。

上阕纯写时节景物,展现出一幅典型的晚春图画,而于其中略露人情。“愁闻”句是上阕的关键,说“闻”即有人在,而且是“愁闻”,更透露出人情。前后三句的景物,都是“愁闻”的人感受到的。从下阕首句看,其人闻雨是在床榻上,并是被雨惊醒的,闻雨而愁,是下意识的惜春之情的流露,正如李煜之乍闻“帘外雨潺潺”即感到“春意阑珊”一样,因为上下三句的一片晚春浓丽景象是已存在她的意识中的。首句先从景物表明时节。柳絮飞于春暮时。“轻絮”前用一“堆”字形容花絮落积之厚,在杨柳树多的地方即有这种景象。轻絮堆满地是春光将尽的季节。次句明言节候,“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连绵阴雨,这里“一霎”的雨是阵雨,下面两句即是阵雨后的景象。“雨后”二句写暮春阵雨后的光景:雨余气清,斜阳照射,落花犹香,一切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总的给人以凄艳的感觉。“却”字表示感觉的特异,亦有助于对整个境象新鲜之感。杏花零落犹香,丽质虽残亦艳,然终堪惜,闻雨兴愁正因此。这两句紧承第二句:“雨后”句从上句翻出异境,“杏花”句则证实愁因,意脉 至为完密。

下阕转到对主人公情态的描写。“无言”二句为午睡初起的表情。“无言”二字可见主人公冷寂的心情,也可看出她是独处闺中的。“匀睡脸”则是由冷寂心情产生的懒散容态,只是略匀面脂而未着意梳妆。“枕上”句的“匀睡脸”时对睡处的回顾,只淡淡地把屏、枕物象略提一下,暗露主人公从起身后的屏枕感到的空虚心情,也是产生“无言”句那种表情的环境气氛,因为在这样的处境中,人自然地要懒洋洋的了。“屏山”是床畔的掩 蔽物,即屏风。这里只提“枕是屏山掩”,因起身后枕上空虚,最是关情。末二句以主人公之黄昏无聊作结,觉光景人情,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