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8:16:18
非攻是不去攻,还是阻止攻
是被动消极的不去战斗,还是要制止终止战斗?

墨子的主要主张,如“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
“非攻”大概是“兼爱”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墨子的主张。“非攻”直接源于“兼爱”理想,墨子竭力用“非攻”思想劝说各国君王止战息争,就是为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困苦中。
非攻是不去攻,还是阻止攻,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释:“非攻”就是提倡天下要和平相处,而不要相互攻伐。但墨子的“非攻”思想并不反对正义的战争,而且提倡一旦国家遭到别国侵略,就要奋起反抗,提倡积极的防御。这在《墨子-公输盘》中有体现:墨子的弟子帮助鲁国抵御楚国的进攻。
墨家就是以“平息天下干戈”为目标的。这在电影《英雄》中有很大的体现(看原著,别只看电影)马荣成编著《英雄》。

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要是反对战争.主张修养生息.墨子体察民情,看到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所以提出此思想.
《非攻》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非”在此作动词用,意为非议,“以...为非”,即认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