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杜十娘与琵琶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1:09:30
急需

同是风尘不幸人
——杜十娘与琵琶女之比较
左言洪(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
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古代诗文中有几位悲剧女性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氓》中的弃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她们的悲剧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劳动妇女婚姻爱情的不幸。而杜十娘与琵琶女的出身、命运有诸多可比之处,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本文试作一分析。 先说她们的相似之处。
1.“色艺俱佳,京师第一”的教坊女
琵琶女技艺超群,“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人也长得好看,“妆成每被秋娘妒”,被长安的纨绔子弟们热捧,“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杜十娘,小说中突出了她的美貌,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两弯眉画清山远,一对眼明秋水润……”柳遇春说她是“曲中第一名姬”。她的歌唱得也好,连见过世面的孙富都闻其声而觉“凤吟鸾吹不足喻其美”,窥其容而觉“天姿国色”,因而产生贪美之心。 2.被侮辱被玩弄的悲剧命运
艺伎琵琶女,不过是达官贵人消遣的玩物,她有过辉煌,但一旦年长色衰,必定会被抛弃,她吃的是青春饭,*卖笑卖艺为生。 杜十娘的地位就更惨了。在明朝,一旦入籍教坊,很难跳出苦海,子孙后代都得编入另籍。她是属于有钱就可以随意欺侮的对象,她那价值万金的宝物即为皮肉生涯之所得,可见其被玩弄被蹂躏之深。
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教坊女子的悲剧。
3.不幸的爱情遭遇
琵琶女年长色衰被人抛弃,只好“委身为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漂泊流离。从她的言谈举止中都可以看出其对爱情生活的不满。那悲伤的琵琶曲调不正是她不幸爱情的悲鸣和对不幸命运的控诉吗?
杜十娘想方设法脱身淫窟,去籍教坊,觅得如意郎君李甲,准备过上自由美满的生活,却又被自私怯懦的李甲当作商品卖给好色之徒孙富,刚烈的杜十娘只好以死抗争。她的命运比琵琶女更惨。
再说她们的不同之处。
1. 对爱情的观念不同
琵琶女年长色衰之后,不是主动地寻求自己的意中人和归宿,而是甘心过着没有爱
情的婚姻生活。杜十娘就不同了,她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