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色彩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8:32:03
阐述各种色彩在中国古代所代表的人物性格,越多越好

色彩意义的根源
请问,人物色彩化这一说法的根源是什么?

中国绘画中似乎找不到用颜色代表人物性格的理论,或者说可能没有一种定论。孔子有通过肤色,体型来分类人物性格,不过也是以肤色为基础。

  京剧脸谱倒用颜色来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 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
  这些只是大体上说的,在京剧中有时也有其他含义。

  至于色彩意义的根源。。。我搜索了写找到这些:

  中国传统色彩的五色体系把红、黄、青(绿、蓝)、白、黑视为正色,它的原始依据是黑、白之后的单色肯定。古代中国在产生文字之前的太极图,以黑白表示阴阳合一,其外在影响主要为月亮的圆缺变化。中国古代文化重月亮之阴性,认为阴是永恒的静寂,与阳动构成太一。《吕氏春秋大乐》载:"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太极之象即无极之象。无极之中含是黑白分明的太一,在太极图中的阳动阴静,阳变阴合而生水、火、金、土五行。反过来说五行归一为阴阳,阴阳归一为太极。
  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天地玄黄"之说源于古人感觉到的北方天空长时间都显现神秘的黑色。他们认为北极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中国为众色之王,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单色崇拜最长的色系。
  此外,白色象征与红色相反的涵义,在中国古代色彩观念中,具有多义性。"五行"说把白色与金色相对应,证明中国古人感觉到白色象征着光明,列入正色,表示纯洁、光明、充盈的本质。
  红色在中国的色系中受人喜爱的程度胜于西方。红墙、红衣、红纸、红旗,甚至以红色染食品,证明红色是中国象征吉祥喜庆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