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原理去解释诗歌会破坏诗的美感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49:25

肯定会
文学(包括诗歌)的魅力在于想象,激情,优雅,神秘等种种气质,归根到底,感性的东西多,意境东西多。古人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此意,而科学是理性的,逻辑的,1+1=2的一个思维;大前提小前提的推导方式。不排除两者的交融性,如科学中的创意,文字中的缜密。但解读就很荒唐,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科学的解读就是关于种类(黄鹂,白鹭),数量(两个,一行),事件(鸣,飞),整句逻辑合理,语法无误。但文学解读是,此句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颜色美(黄,翠,白,青),姿态美,句式美,一切如水墨丹青般美妙。

大大的会,比如"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首诗描写的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假的,但是诗的意境并未受到影响,这么多年来,从来没人否认它的美

会,因为中国古代的诗很多都是关有神故事的,如果用科学去解释它,就没有那种美丽的情境了!

肯定的啊 诗歌讲究的是一种意境 韵味 不是死板的讲究实际的科学可以去解释的 那样什么都破坏了

感性和理性的曲别

好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