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有哪些缺点?值得去做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45:08
优点与缺点对比一下更好
谢谢回答!!(*^__^*) 嘻嘻……

防护巡洋舰(穹甲快船、steel protected cruisers) 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建造,造价共计1697453两银。“致远”于1886年9月29日下水,1887年7月23日建成,“靖远”于1886年12月14日下水,1887年7月9日建成,同年11月二舰与在德国建造的“经远”、“来远”、“左一”一起在总教习琅威理(Lang William M)率领下抵达大沽。

该照片长久以来被误认为是“致远”舰,而其真实身份则是1887年在朴次茅斯海口的“靖远”舰,该舰作为旗舰由琅威理乘坐,因此后桅挂有提督旗,当时这一行为为各方所默认,但在数年之后却意外的爆发了令人遗憾的“撤旗”事件。(照片收藏于英国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22233)

舰船资料:“致远”、“靖远”属同级舰,2舰为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长76.2米、宽11.58米、吃水4.57米、排水量2300吨、动力为2座蒸汽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6850匹马力,航速18.5节,正常载煤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厚3吋(倾斜处)/2吋(平坦处),司令塔装甲厚3吋,火炮炮盾厚2吋,全舰编制204-260人,管带为副将衔。

一直未被人所知的真正的“致远”舰照片,同样是拍摄于朴次茅斯。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致远”和“靖远”在外形上的一处显著区别——“致远”桅杆上的斜桁大大低于“靖远”,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位于司令塔下方水线附近的鱼雷发射管(舷窗下方的圆形轮廓),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致远”是因为舷侧的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导致管内鱼雷爆炸而沉没,从鱼雷管的位置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照片收藏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41291)

主要武器: 克虏伯210mm主炮3门(舰首2门双联装、舰尾1门,每门炮重12吨,30倍口径),阿姆斯特朗152mm副炮两门(每门炮重4吨,26倍口径),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8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37mm哈乞开斯机关炮6门、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其中1门现存日本长崎“三笠”纪念舰公园),18吋鱼雷发射管4具(军舰艏艉各1具,司令塔前部下方舷侧水线附近各1具)。

舰史:《碧海忠魂——“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