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元件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10:01
1,电子元件采取哪些措施
2,电子元件企业还应做好哪些工作

(1)面对新的外汇市场发展态势,国内企业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增强汇率风险意识,从多方面入手,主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第一,利用金融产品规避汇率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继1997年推出远期结售汇业务后,又于2005年8月推出了人民币货币掉期业务。企业若能合理地使用这些风险管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规避汇率风险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各行均可经营1年期汇率保值产品,且产品可进行多次展期;同时,还要求商业银行开发1年期以上的远期汇率产品。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相信应对汇率波动的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

  第二,通过信用管理规避汇率风险。无论采取信用证还是非信用证结算,均可采取缩短应收账款回收期的办法。通过银行“保理”和“福费”等产品将远期出口应收账款提前卖断,及时结汇。在中长期业务中,尽量采用“买方信贷”,少用“卖方信贷”。通过“买方信贷”方式,在项目启动阶段将应收账款提前收回,从而先行兑换成人民币。增加“贷外汇还外汇”的业务,不与汇率发生关系,从而直接避免了汇率波动的风险,减少损失发生,但也要考虑利息负担。

  第三,改善自身经营管理规避风险。灵活采用业务延后兑换付款,出口业务提前结汇兑换,注意进口业务和出口业务的币种搭配。增加出口贸易中美元以外的货币结算,特别是欧元、日元的贸易结算,可以减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损失。增加出口贸易中本币结算,以直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充分利用人民币信誉良好的态势,在周边国家和边贸中推广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方法。对于出口业务,除了提前结汇,还可采取收取预付款的办法;对于进口业务,尽可能延期买汇,拖延付款买汇时间,从而减少人民币支出。

  第四,合作双方合理分担汇率风险。对于流通型外贸企业,可采取“内外两头挤”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供货方和国外买方。对于生产型企业,可采取“提高外销价”的方式,还可以直接通过合同制订汇率波动的分摊机制,通过修改与进口商的合同,采取滑动价格等办法合理分担和消化汇率升值风险。

  第五,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以来,已有上千家企业享受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便利,直接避免了汇率波动损失。银行可以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票据报销”产品及时卖断银行票据,提前结汇规避风险。随着出口贸易中本币业务结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