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异同性的比较?高手指点下怎么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4:39:27
给提纲和稍稍补充分析一下就可以了。

《伊利亚特》《奥德赛》是公元前8世纪荷马所作古希腊史诗。 《伊利亚特》是写战争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特洛亚王子帕里斯拐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引起双方酣战10年,天上诸神各助一方。到了第十年,希腊统帅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喀琉斯为争夺女奴发生争端,史诗就从这里开始。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斗,致使希腊军屡屡失利,特洛亚主将赫克托耳乘机率军大举进攻,战斗中杀死了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后来,俄底修斯设计制造了一具大木马,内藏希腊士兵,诱使敌人拖入特洛亚城内,里应外合攻下特洛亚城。阿喀琉斯抛弃私怨,重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全诗在赫克托耳的葬仪中结束。
  《奥德赛》则叙写了希腊联军将领、伊大卡国王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之后,班师回国的故事。因为得罪了海神,他的航船遭到风暴,在海上飘流了10年,屡遭险阻,受尽千辛万苦,终于以超凡出众的智能和英勇,战胜了种种磨难,回到家里,与妻儿团聚。
  荷马时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伊利亚特》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威猛、勇武,是希腊联军中最勇敢的大将。他把特洛亚最勇敢的英雄赫克托耳吓得转身就跑,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声顿吼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的张飞形象;他敢于反抗强暴,不畏权威,公开斥责阿伽门侬私心,这又和中国的另一位英雄——砍倒梁山杏黄旗,扬言要斧劈宋江的李逵相似。且不说东方文学受到希腊文学的影响有多深,但至少这种英雄模式还是渗入到了中国的英雄形象中。
  《伊利亚特》中的另一位主人公赫克托耳是集体主义英雄的典型。他对自己的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对集体的利益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预感自己的城邦将要陷落,预感自己将要战死沙场,但为了全城人的生死存亡,为了整个部族的利益,他毅然出战,直到战亡。如果在中国,他就是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爱国将领。岳飞是这样,戚继光也是这样,金庸笔下的乔峰、郭靖更是如此。而同一部作品中的阿喀琉斯却与之截然相反。他是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英雄,他虽然疾恶如仇不畏强权,但他却会为了一个女俘放弃整个民族的利益,甚至间接害死自己的好友。他又是一个残酷无情的战神,他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拖在战车后泄愤,又把许多特洛亚英雄的尸体供野狗和飞禽享用。他唱了一台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针锋相对的“叛逆戏”。然而在古希腊人的眼里,他不是伟大英雄的概念的化身,他有思想、有感情、也有复杂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