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的机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50:57
种子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判定当下是否符合其发芽条件的。就是说种子是怎么判断温度,湿度,营养是否充足等等。

当温度,湿度(水分)等条件比较适宜时,酶的活性增强,各种化反应开始正常进行。

根据经验

【分析】 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是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步骤。种子发芽像植物其他部分的生长发育一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又可以分成若干阶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并观察、记录种子的发芽,可以使他们对种子发芽的条件、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长期系统地进行观察的能力和记录的能力。

【器材】 菜豆(或大豆、绿豆、豌豆)种子、大玻璃杯、锯末、吸水纸、纱布、小药瓶、酒精。

【步骤】

方法一

1.沿着大玻璃杯内壁铺一层吸水纸,在吸水纸内装入锯末,直到杯口。往锯末内加水。

2.把菜豆或其他种子用温水浸泡一昼夜,然后将2~3粒吸水膨大了的种子放在吸水纸与杯壁之间,位置稍靠上。

3.每天往锯末内适当加水,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情形,一般可记录十几天,从“种”下种子开始,到长出两片真叶为止。观察的重点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胀裂,胚根露出,胚根伸长,胚芽露出,胚芽伸长成幼茎,生长出第一对真叶,子叶干枯脱落等。

方法二

1.在玻璃杯内装半杯锯末,浇水。把10~20粒用水浸泡过的种子放在锯末上,上面盖用水浸湿的纱布。(待种子长成幼苗后,只向杯内适当浇水,不再盖纱布。)把杯子放在向阳的地方。

2.从浸泡种子那天开始,在十天内,每天注意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并取一粒种子(或一棵幼苗),洗去根上的锯末,浸泡在盛有酒精的小瓶里,将瓶口盖严。这样,十天后便可得到一套种子萌发过程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