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无丞相,有无六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39:32

没有
清朝是仿明朝的建制,明朝太祖朱元璋时就把丞相的职务给撤掉了,而把权利分设给六部,后来,又成立了内阁,这样丞相的权利就被分开了,由内阁来决定国家的事务,虽然可能内阁成员的官职没有六部尚书的职务大,但权利却高于六部,这样权利就分治了。
清朝时期成立的军机处,就相当明朝的内阁,军机大臣是帮助皇帝管理事务的。
可见,清朝没有丞相,但有六部。

有.
清代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各设满洲、蒙古及汉承政、参政、启心郎、额哲库等官。顺治元年(1644),停贝勒总理部务;并改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额哲库为主事;启心郎未改,至顺治十五年裁。雍正元年(1723)以后常以大学士兼管各部,尚书以下各官时有增减。据光绪朝《大清会典》及《历代职官表》记载,清代各部职官设有:尚书(从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以及堂主事、司务、笔帖式、七品小京官等。六部职掌,明清略同,各部下辖诸司及官属,则有出入。

清朝没有丞相,但有六部。

清朝没有丞相,所设大学士类似于丞相

清朝没有丞相,但有六部。

没有丞相,但有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