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奥运和谐海西征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3:11:45
如题

早在“海西”计划实施之前,福建为了拉近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在2004年初召开人大、政协两会,省委与省政府就根据该省的优势条件,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获得福建省十届人大会议批准,当年省政协的工作重点,亦放在对此专题展开全面调研,经过两年的论证、推销和争取,“海西”计划终于获得中央柏板和大力支持。至此“海西”上升为中央决策。去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又到福建视察并发表对台重要讲话,令原先人们不太关注的“海西”,成为两岸媒体紧盯的热点。 “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的以福建为核心区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包括福建沿海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具三个战略意义:一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将导向海峡经济圈或中华经济圈;二是从福建省的著眼点来说,这是闽省全面推动自身发展壮大的战略;三是从中央的总体战略来看,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部署。
但更多看待“海西”计划的成败,不应只凭过去的经验,也不宜把闽台的经贸交流合作单纯来看,而须把“海西”放在三项战略构想上,以发展的眼光作全面考察和研判。所以我省采取了自己独特的战略方案:
闽省加快崛起的战略
从福建省的角度来看,“海西”从战略构想到具体计划的形成,既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本省的发展需要而提出并说服中央批准的。这个战略计划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 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 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两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闽台先行融合的试验
诚然“海西”计划能否达到预期的成效和目标,还受限于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更把以闽 台关系紧密化为目标的“海西”计划政治化。然而,北京毕竟是两岸关系大格局的主导者。无庸讳言,从中央的战略决策来看,“海西”的战略意义不限于加速闽省 发展的需要,也不止于促进两岸经贸的发展,而更著重于融合闽台关系的试验,作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卢展工指出,福建是全国第二大侨乡。福建的“侨”有着光辉的历史、巨大的优势、持续的力量、良好的形象。侨无论过去和将来,都将是福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争取更大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