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漂流相关题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24:08
沉重的漂流

①在离虎跳峡不远的地方,我意外看见了一个朴素的纪念馆——-长江漂流纪念馆。

②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

③人们熟悉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漂流:青山倒映,绿水长流,渔歌欢唱,竹排扁舟……这种漂流,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漂流,是轻松的漂流,闲适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

④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却是险恶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属于男子汉的漂流。这种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峡旁边去才能掂量出来。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在这个地方漂流,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

⑤然而,这又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漂流。男人们高起坚硬的头颅,向着急流和险滩挺进。有人在天与地的缝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气;也有人在水和石的冲击下,永远沉入了另一个世界。生还的是英雄,而人们更愿意记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汉姓名:尧茂书、孔志毅、杨洪林……

⑥我用凝滞的目光抚摩漂流者的照片。关于他们的漂流,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种声音说,这是盲目的冲撞,是无谓的牺牲,是狭隘的英雄主义;另一种声音说,任何时代都需要冒险精神,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这两种声音面前,我忘却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种声音是对的。我只觉得有关于此的全部呐喊,都是带血的。

⑦不论世界怎样评判,此刻面对尧茂书他们的眼睛,我内心决不敢轻薄。我扪心自度,我哪里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不要说长江漂流、黄河漂流,就是在家乡的黄浦江上,我也未见得敢划一只小船,去与风浪搏斗。也许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独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来就分英雄与敬仰英雄的两类,而我,虽然身为男人,却只能属于敬仰英雄的那一类。

⑧长江与黄河的漂流,在殉难者的名字刻下一排后,终于悲壮地沉寂下来。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种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清波荡舟。男的女的,穿的花花绿绿的,赤着脚,玩着水,还唱着情歌,喀嚓喀嚓按着照相机,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划得快些再快些。

1.第①段中“朴素”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从第④段看,长江漂流的“险恶”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3.第⑧段描绘清波荡舟图景的目的是什么?
  4.你对本文的标题“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
  5.文中第⑥段提到了对长江漂流的两种不同看法,你同意其中哪一种看法?说出你的理由。

  [解题指津]
  《沉重的漂流》是一篇大气磅礴的散文,其阅读重点不外乎内容、语言、题旨、情感和探究迁移。此题选文新美,内涵丰富,注重加强文章与学生情感的联系,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资源开发的原则。所设题目处处着眼于整体感知,题题皆扣文体重点,从重点词语、内容概括、写作手法、情感把握、探究拓展5个角度,着重考查了考生的概括、理解、赏析与表达等能力,让考生在应答的过程中凸显能力。
  第1题,考查的是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回到原文,找到词语所在的具体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理解其特殊的含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词语从句中删去,然后根据上下文重新填上一个和它有关的合适的词语,这个后填的词语就是该词在句子中的语境义。比如“朴素”所在的原句是:我意外看见了一个朴素的纪念馆——长江漂流纪念馆。联系上下文看这是个孤独的纪念馆,是个少有“后来人”的纪念馆,想象一下就应该是“简朴、不华丽”了。
  第2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即:从第④段看;寻找长江漂流的“险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重点研读第④段,寻找体现漂流“险恶”的词语,比如 “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奔腾而来”、“威势”、“滚滚东去”、“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然后将凶险的来源概括为4点:落差、水流、巨浪、大雾。用自己的语言整理一下就是:落差巨大;水流湍急;浪大雾重。
  第3题,考查的是散文的写作手法。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研究并概括给定段落的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来比较内容的异同,再根据内容的差异来分析其作用。像这种大段的图景描写,在散文中的作用不外乎:渲染环境、为下文作铺垫、衬托人物心情、反衬等。所以文中第⑧段描绘的清波荡舟图景无疑展示了一幅清波荡舟的轻松、闲适的画面,与上文长江漂流的紧张气氛、沉重的英雄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