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宗教现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1:11:00
请问现在外蒙的宗教现状,是不是被西化,跟着俄国信东正教了!佛教还有多大比例的信徒!?

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俗称,因该派僧从戴黄色僧帽而得名。元代由于蒙古贵族的推崇,由西藏传入喇嘛教,(红帽派,简称红教),并在上层统治者之间传播,蒙古民间多数还是信仰萨满教。元末,红教日趋腐化。十四世纪末叶(明洪武年间),青海藏族喇嘛宗喀巴,鉴于喇嘛教中的腐败现象,在西藏一些农奴主支持下,发起改革,创立了著名的格鲁派。这一派主张僧侣严守戒律,着黄色衣帽,被称为黄帽派,简称黄教。黄教创立之初,在政治上处于劣势,常受其他教派的压制和打击。为使黄教能在西藏站稳脚跟,并进一步取得西藏的统治地位,宗喀巴的弟子们力图争取其他民族统治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支持,尤其是明朝和蒙古封建主的支持。黄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向蒙古伸张的。

黄教的传入,对蒙古族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极重大的影响。蒙古封建主既然以喇嘛教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自然就力求巩固喇嘛寺庙的地位,树立高级喇嘛们的威信,赋予喇嘛各种特权。这就使寺庙和喇嘛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并逐步参与和左右蒙古的政治。蒙古封建主们为了表现自己对喇嘛教的虔诚,争相把自己的土地、牲畜、金银财宝和属民施舍给寺庙。封建主们还规定,免除喇嘛们的兵役、赋税和其他封建差役。因此喇嘛寺庙占有了越来越多的主地、牲畜和属民,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领地。

黄教无孔不入地渗入蒙古人民的思想和生活。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如生老病死,嫁娶节日等无不由喇嘛念经“卜凶问吉”和“解脱超度”,蒙古族贫苦牧民含辛菇苦,节衣缩食,把一生劳动所得的大部分都供奉给喇嘛庙,以表示自己对“布尔红”(菩萨)的虔诚,希望由此得到神明的保佐,能够超度苦海,死后升入天国,来世会有幸福。

古佛教是以西藏佛教为典范,大部份的蒙古佛典皆系译自西藏佛典,仅有少数为蒙人自己的著作和注释书。《蒙古大藏经》也是采自《西藏大藏经》的〈甘珠尔〉或〈丹珠尔〉为底本。呼图克图(活佛)制度亦沿自西藏的转世思想。内蒙古的宗教领袖为章嘉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是在第五世达赖喇嘛时产生,常驻锡多伦、北京、五台山等地。清雍正皇帝尝就章嘉请示教义,并自谓禅之造诣得力于章嘉呼图克图。章嘉传承六代,最后一世章嘉呼图克图于民国四十六年示寂于台北。此外,内蒙另一位活佛甘珠尔瓦呼图克图亦示寂于台北。

外蒙古的活佛领袖为哲布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