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出处和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5:06:04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这里一楼的回答除了出处外其他就一无是处了。显然他连此句的字面意思都没有理解。“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如果你愿意为你的企业犯罪的话那就是愚蠢而且该死,那就是立于危墙之下了。
举个小例子——如果别人打群架,你挤过去非要看热闹,结果飞来一块板砖砸到你,嗯,恭喜你!中奖了!再比如,你本来想找消遣,可你非要去乱哄哄的地方,比如迪厅之类的地方,结果女朋友被醉鬼调戏,你又被打,那怨谁?你有钱完全可以去更加安全,高雅的地方嘛。这就叫立于危墙之下。聪明人是不应该犯这么傻的错误的。
一楼的童鞋,这圣贤书你还得多读几遍啊。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出自于孔子,讲得是做人的道理和方法

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这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出自《孟子·尽心》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注释】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按照孟子的意见,我现在所服务的公司,的确是“危墙”企业。那么我该怎么办呢?真如孟子的建议,我离开危墙,难道能算是君子?不能与企业共存共辱,同呼吸共命运,趁人厄运之际,萧然离去,难道真算君子行径?
  以我的看法,孟子讲的这个道理是错误的,起码是自私的和不负责的。如果一旦见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出现危机,顷刻间有倒塌的迹象,真就拂袖而去,明哲保身,我倒认为这样的人,只能是小人,而非真君子。
  我想,倾尽自己的能力,真心实意地为了企业付出着,即使回报不理想,甚至最终出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情结局,我也认为自己是做对了。毕竟我尽其道了吧!
  打工者所面临的残酷现实,我相信许多人都曾经过或正经历着,个中酸楚,不一而同。但或许驿动的心是相同的。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徘徊中等待:一种是自己离开,一种是别人劝退。能思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