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9:05:21
历史上真正的赵括(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到底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还是个真有才能的人呢????
或许人人都认为赵括失败是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实战,但是对上了战国时期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杀人魔王”、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就算是孙吴在世,司马复出,也不一定就敢说自己一定能赢。。。。
而赵括没有一定的声望和才能的话,但凭他那个比起战国四大名将差上好几个等级的父亲赵奢的功绩,我相信赵王再怎么愚蠢也不会让他统帅几十万大军的。。。。。
这是我最近突然想到的问题,后来在百度百科上面搜索,发现百科里面说的赵括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年轻气盛,经验不足才会被打败的。。。。
那这赵括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不要长篇大论的粘贴一些垃圾过来,谢谢。。。

1、赵括面对的是当时的战神白起,就算同时代的廉颇和乐毅都不一定是其对手。
2、赵括战前曾多次亲自勘查地形。
3、赵括在作战时下命令之果断,赵将中无人能及。
4、长平之战中,赵括也给秦军带来了近20万人的损失。
5、战争后期,赵括大军被断粮,而赵括在固守中,尝试了当时还没有人使用过的,“孙膑十阵”中的“车城圆阵”,在断粮的情况下固守46天,而大军没有生乱,也是为兵家史上的一个奇迹。
6、赵括每战总率领自己的千骑(QI)飞骑(JI)冲在全军最前,其胆识令人佩服。

顺便我再给白起平个反,他并没有坑杀40万大军,赵括战死后,赵军投降,而那时赵军原先的58万大军已仅存20余万。最后是由于粮食问题,白起不得不在一个峡谷中,先发给赵军食物,再在峡谷两旁埋伏,用火箭檑石等把赵军......
所以有的是撑死的(长时间不吃饭后,突然吃饭很容易撑死),有的是被射死的......

赵括攻击力相当高,秦军死了不下30万,关键是赵括被地形限制不能突围没有粮草,赵军伤亡不大,因无粮不得不相食后来投降,秦军是怎么围住他的呢,当白起围住赵括后,秦昭王连夜发河东15到60岁的男丁全部增援,一下子多了大概20万,而赵国君主却什么也没做,这个仗打到这份上还能怪谁,赵括真是水平很高的,可惜了孝成王如果能让李牧或者司马尚带三万兵打开缺口或有可为,综合的较量。其实凭赵国国力不能支持50万军队前线作战半年,固守看起来虽是上策其实是下策,好的策略是有守有攻,所有敌人都有所爱,廉颇固守因其兵法不精缺乏应变能力,对秦作战很少能胜,你看李牧人马少却能有守有攻战法灵活,每次和秦军较量时间都很短,歼敌也最多。历史上多是史学家评价,而缺少兵法家的观点。只有军事家评价才有豁然的感觉,不知道有没人赞同我的观点。

赵括并非是全因为纸上谈兵输了长平之战,历史上不少名将(包括被称为“兵圣”的孙武)开始不也都只能靠纸上谈兵么?对于赵括真正适合的评价恐怕还得看重他老爹赵奢的观点:就是赵括把战争看得太轻松,想得太简单了。对面是白起,正面攻击很难取胜,完全可以依照廉颇的战法,就是耗,毕竟赵军是本土作战,这样下去对自己很有利。但赵括呢?他就是不考虑45万这样庞大的一支军队稍有不慎会导致什么,直接就命令全军出击,结果一败就把整个国家都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