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到底在云台山隐居过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25:39
我去云台山旅游在小寨沟里听导游讲药王孙思邈在此隐居,不知道是有历史记载吗?还有当地人给他建了一个庙叫药王庙的地方?

唐代,药王孙思邈选择了云台山。药王在药王洞炼丹时,经常食用黄精,它使药王成为百岁老人。
焦作市郊山阳区百间房乡李贵作村北现存有药王庙,紧邻云台大道,历经元、明、清多次修建。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现庙宇附近建有嵬王庙,南北朝时依然有遗址。据宋代《修武县志》记载,隋文帝年间,在其遗址上建有天仙庙,供奉天仙、地仙、水仙三位圣母元君。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孙思邈在天仙庙后结草为芦,挖井取水,种植千头柏,炮制草药,往返于太行山之间。据药王庙《昭惠王灵感记》唐碑刻记载,孙思邈自32岁始,长期居住天仙庙(今药王庙),先后长达26年,居住最长时间为8年。唐代昭惠王李建臣曾把天仙庙作为行宫,与孙思邈交往。并扩修了庙宇,加固了药王井。庙内有一通制作奇特的石碑,此碑现存在药王庙内,碑的正面上方有一个方孔,下边有一个圆孔,中间有一尊神像,上、左、右三边有牡丹、荷花图案,有关专家根据此碑的花纹、线条、图案考证,确属唐代。明代《修武县志》记载,宋神宗熙宁二年,昭惠王行宫正式改为药王庙,香火鼎盛期间,药王庙面积占地三百余亩。清代道光三年(1823)和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药王庙,庙观又有所扩大。药王庙现存有药王井。一株多头柏树,名叫千头柏,又称药王柏。附近有两株千年子母槐,母槐与子槐相距4米多,两树虽历经千年沧桑,饱经日月风霜,但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焦作西博爱县亦有药王活动遗存,《博爱县志》的记载是:唐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年),黄河中下游流域发生瘟疫,医药学家孙思邈闻讯来到今博爱县月山寺西侧、丹河东岸的圪垱坡行医,为群众治病,大量制造屠苏酒等防瘟药剂,广为散发,扑灭瘟疫。唐永淳元年(682年),孙思邈病逝于圪垱坡。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孙思邈被追封为“妙应真人”,因此后世又称他“孙真人”。当地百姓为纪念孙思邈遏制瘟疫流行,便在圪垱坡依山修建了药王庙,长年祭拜,并形成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庙会,后又在庙前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药材大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圪垱坡会期,有外商前来圪垱坡赶会,采购四大怀药和山区土药材。因怀庆府所产的怀药在此集散,在解放前,圪垱坡庙会已经成为“四大怀药交易会”。

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家、传世“药王”孙思邈的隐居地--河南省鹤壁市五岩山景区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耀县城东1.5公里处,景区面积10.1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