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0:19:51
到底那一个是泰戈尔写的?
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渠
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

第二个是
现在对于这个还有争议 不要随便下定义~~~至于这个我有很多种想法
1从头到尾就是泰戈尔写的 是不过版本不同是网络上的人记得不全
2从头到尾就是张小娴写的 是泰戈尔写的只是个传闻
3泰戈写的短篇 后被人翻译成中文 张小娴改写的加长版本

我记得我有本书上介绍泰戈尔说,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这点可以证明他的确是个文学大家更可以证明不存在他抄袭或改编张小娴的诗。所以我更倾向我的第三种解释,也是网络上最多最统一和最好解释的说法。但是介绍说他是个向往自由的诗人,写的大多也都是关于自由的诗。也正是因为他写的关于自由的诗才获得了诺贝尔的文学奖,使我不敢太肯定。
至于第二种解释,我是看得一次中央的节目,他们把诗都打乱了要选手们从新组合。但是他们用的就是长的那篇。并介绍说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爱情诗。
第一种解释是我最我怀疑的,只不过是很多人这么说的。我想那些人或许是喜欢支持张小娴的吧
但是不管是谁写的,只要作者不介意。这个没有什么关系。我是更喜欢长篇的那种版本。

明显第2个是泰戈尔写的呀..不过被人改了N多版本而已..可能张小娴也改了 但是2个是原版啦

张小娴在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2000版续)这样写到:这部小说是我在1997年5月完成的,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女主角苏盈苦苦地暗恋着秦云生,云生虽然最后接受了她,但他心里思念的,他最爱的,始终是一个逝去的情人。苏盈伤心地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本段选自重庆卫视《品读》201203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借鉴了前人之作,融合起来,作出此诗的

而且说是泰戈尔写的是因为《读者》杂志2003年第十四期的引诗署名是泰戈尔。但是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刘安武和中国印度研究会副会长泰戈尔研究专家中山大学吴文教授都说没在泰戈尔作品中见过这首诗。很多人认为它出自《飞鸟集》是因为最后一段“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上,一个却深在海底。”推导出是出自于《飞鸟集》,自己这样推导出来的。

第二个才是他写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