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崩塌的高发地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1:23:04
我国崩塌的高发地域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一线以东,为什么?
要防止崩塌的发生或减轻崩塌的危害,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明确具体责任人。市国土资源局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实行统一管理,相关的环保、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城建、气象等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各负其责,协助做好防灾、救灾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对地质灾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避让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威胁城镇或重大工程安全的地质灾害,应在加强监测预防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工程治理;农村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以群众监测预防和居民搬迁、避让为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国土资源局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村搞好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的建设,把“明白卡”发放到群众手中,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部门合作,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市国土局和气象局,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对我市内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做出预报,使政府有关部门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和部署防灾工作。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好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是全年防灾工作的重点。要切实做好防治工作,要严格执行年度防治方案编制,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和汛期值班等制度。发生险情或灾情,要迅速开展应急调查,按灾情速报制度要求及时上报各有关部门,并启动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有关部门应当按应急预案要求和分工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五)加强执法监督管理,遏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各镇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对地质环境保护,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执法力度。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防止工程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从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