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 体现了怎样的儒家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4:54:00

成人之美 体现了仁义的儒家思想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这个逻辑是这样:

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无私”。佛家认为,世界有“二执”,一曰“我执”,一曰“法执”。法即“物”之谓。“我执”即“执我”,就是“有我”、“放不下我”。我执又分“俱生我执”、“分别我执”。前者即天生的“有我”,例如人皆要吃饭,皆有性欲等。后者即人因“分别物我”而产生的“有我”之情,自私、虚荣、贪婪等皆是。佛家将此我法二执称为“无明”,即“无觉解”。无明使人限于轮回,佛则是“破除无明”,即破此二执。

儒家则以破除“分别我执”为要义,而留“俱生我执”。换句话说,儒家仍要吃喝,也要注重现实的各种工作。但必除人性之私而达“道德境界”。也就是说,你工作不是为自己利益,而是为别人。
所以,成人之美就是说,尽管人与人好像是竞争关系,但儒家认为人都应该无私,我与你同做一个工作,好像你做不好对我有利,但实际因为我做这个工作本身就不是为我的私利,所以我反而希望你也能成功。楼上说儒家使人“功利”是不对的

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核心是仁,仁就是仁爱,爱人,成人之美,就是成全人成全别人的美事.这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为别人谋福利,

儒教文化:形而上层面,政治层面,历史层面,社会层面,个人情感层面。形而上层面寻求天道,担当天命,以天道为人道。政治层面实现内圣外王,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