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2:09:21
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李濠州挽词》中的两句。请告诉我能够从哪里查到这种解释。谢谢!

《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而赙之。"谓解下骖马,以助治丧之用。后因用为以财助人之急的典实。

这里意思就是说,要送给李濠州的礼物我已经在心里许下了,但想学古人般脱骖相助却不能够,只能痛哭无从着手,来不及了。

挂剑的典故。在春秋时代,吴季子名札,是吴王诸樊的弟弟,受封于延陵(今常州)。有一年,吴季子出使中原列国,途经徐国都邑(今徐州境内),与徐君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徐君对吴季子的佩剑情有独钟,吴季子答应出使归来将以剑相赠。不料,吴季子一年后返徐时,徐君已逝。吴季子悲痛之余,便将佩剑挂在徐君墓前杨柳树上永为纪念。

脱骖的典故。《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而赙之。"谓解下骖马,以助治丧之用。后因用为以财助人之急的典实。而诗人用在这里,更符合原来的意思。

季子西访晋国,途经徐国。徐国国君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露出想要宝剑之意,却难于启齿。季札因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当时未相赠,其实心里已经答应给他。出使归来,再经徐国,徐君已死。在徐君的墓旁,季子有说不出的悲戚、感伤与后悔,望着苍凉的天空,解下佩剑,挂在墓旁的松树上,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徐国人赞美季子:“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人常说,人走茶凉,“人在人情在,人不在断往来”。而季札却不失信于已亡之人,不失信于自己心中对别人的许诺,挂剑酬友。南朝谢灵运敬重他:“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诗仙李白颂扬他:“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宋人黄庭坚歌咏他:“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
《黄庭坚诗全集》卷二[下]

真长知识!

又学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