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完小腿骨头痛,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59:12
我快中考考体育了,所以从半个多月前就开始大量运动,一开始腿部肌肉痛,我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大概运动1星期就不痛了,但过了几天,我发现只要练跳远或跑完步后,小腿就痛,有点类适于生长痛的感觉,但休息一个小时左右腿就不痛了,再运动还会痛……这是为什么?我快考试了,该怎么办?

可能是由于地面太硬的缘故,墩住了。多按摩一下,锻炼不要过量,身体下落的时候要有缓冲。

可能患有“前胫骨症候群”的缘故。要重视,“前胫骨症候群”一般用来形容运动过后,发生在胫骨(小腿骨)前侧的疼痛感,当肌肉、骨骼与关节持续受到重击与压力,身体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无法负荷时便会发生;常见于运动员、入伍新兵,甚至中年的“周末运动员”身上,尤其在气候刚开始回暖时特别容易发生。过度使用肌肉是造成这种疼痛的一个主要原因。连接胫骨与踝关节的肌肉是由肌膜所固定,那是一层坚韧而无弹性的膜,就好像香肠的肠衣。当肌肉因为运动而自然扩张时,所产生的压力会阻断血流,造成疼痛。这种形式的胫骨疼痛是所谓的“外侧肌腔隙症候群”,常发生在田赛运动员(如足球员)或经常在坚硬地面跑步的运动员身上。疼痛也可能来自骨骼的损伤,从压力反应到骨折都有可能。举例来说,在跑步期间承受的持续撞击,可能在腿骨中造成极微小的裂缝。一般而言,只要适度休息,身体很容易自行修复这些微小的裂缝。然而,如果没有充份的修补时间,这些小裂缝可能合并,成为压力性骨折,形成如发丝般的裂缝;甚至成为完全骨折,也就是骨头完全断裂。一般人要避免胫骨疼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鞋中放置足弓垫,重新分配骨骼承受的重量;或是改成在比较柔软的地面跑步。医生也建议“活动式的休息”,也就是说,跑步的人可以暂时改为游泳或骑自行车。这种改变让受损处有痊愈的时间,但心血管仍可维持从运动得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