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事业单位的社保都包括哪些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6:26:22
听说挺齐全的.

是很齐全。1养老保险不是社会统筹,所以不用自己交钱。将来发退休金。2医疗保险全包,能报95%以上。3工伤保险可以交,但收益可能更大4失业保险可以不交,估计失业的可能性不大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过程中,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或改制为企业后,必须执行社会保险制度,由此而产生了两个突出问题:

其一,转制或改制单位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率太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5个险种的综合费率高达40%以上,其中由企业负担的费率高于30%。根据全国制造业1998年人工成本抽样调查数据估算,社会保险费用使企业总成本增加2.24个百分点。同制造业相比,文化单位人工成本要高出一大块,因为文化单位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单位。

其二,在职人员退休时因按企业办法计发养老金而造成待遇水平下降。比如某地区对企业养老金规定了上限,即最高每月不高于1500元,而对事业单位退休金上不封顶,每月平均为3400元,二者相差1倍以上。这种状况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

根据2003年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情况,转制或改制单位在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上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种叫做“不折不扣”,即完全执行社会保险制度,转制或改制单位为此付出很高的成本,并造成在职人员人心浮动;另一种叫做“绕着走”,尤其是在处理在职人员将来养老金待遇差上,仍然执行事业办法并封闭运行。

在事业单位改革全面铺开以前,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社会保障制度衔接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事业单位不宜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按照目前的情况,未来的社会保障新制度就是社会保险制度。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其一,社会保险的费率畸高,事业单位无论转制或改制为企业,还是继续保留事业性质,都会因负担这么高的社会保险费用而被压垮。

其二,社会保险的不可持续性已经显现,近几年,中央财政每年补贴4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以维持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转。

其三,事业单位要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只会加剧社会保险资金的收支不平衡,因为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数量也不少,而且在改革中还会出现大批提前退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