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史事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保持一个同情的态度还是批判的态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35:30
历史是不可以更改的,然而我们总是在自我对历史的认识中想象着它的另外一副面貌。那么,造成这样的现实究竟是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不足还是历史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拒绝被认识,或者是我们在看待历史时的态度过于苛刻呢?对待历史,我们如何找到同情古人和批判当代的区别之处呢?

★ ★ ★ ★

其实我们在对待任何事件时都会有很多想法,历史事件也不出其外,这是很正常的。

在对这些事情评价时,应因时、因地制宜的考虑,切记不要有偏见。某个事件,无论古今中外,它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是哪些人或是哪个阶级为主导使事件推进的,这些人的本质是怎样的,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导致事件的发生,事件对当时局势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是有助发展还是阻碍进步;并且先不考虑事件发生的原始目的是什么,它最后产生的意义是怎样的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事件我们自身不要过激,我们应只探实质然后从中受益即可。要认清,有些事无论好坏是以成定局,不可左右的;哪些事可以改变哪些不可以扭转,这是极重要的对事原则。

社会发展、国家更替等都是必然,我们时有疑问,只因学识不足,并且未能更深刻的洞悉人性,当不断成熟、积累后,以前的很多疑问都会迎刃而解,希望我们大家共勉。

有这样一个关于政治的名言,“对于同一政治目的,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在不同时期对于同一人而言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不同的人有不同角度,并且随时间的变化同一个人对早先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顶新

客观的看待他们,如果做不到,就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们,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莱特。其实无论我们怎么看待他们,都没有用,无法改变历史,更无法知道历史真实的全貌。

历史始终是历史!无法改变!
我们需要的是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它!

历史,我们要了解它的全貌,去感悟。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要好好认知。对待他们的态度只要不昧良心,倒还无所谓,个人观点不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