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澳门用的是繁体字,而大陆会用简体的呢?简体又是怎样发明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16:28

汉字繁写(相对简化字)是解放前通用的写法,是中国从有文字开始有规律演化而来的字。台湾和香港一直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所以都使用汉字繁写。但香港和澳门自被英国和葡萄牙割去后就一直实行殖民化政策,殖民文字与汉字繁书并用;台湾自1949年后由中国国民党领导,因为没有实行简化字政策,所以依然是按照传统的汉字书写。大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56年首次向全国推行简化字,因为当时三地不属于共产党领导范围,所以简化字没有推行到那里,所以到今天除了中国大陆外,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世界所有华人聚居地都使用汉字繁写。

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
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
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 、“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 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
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 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 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 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 ”、“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 ”、“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 ”、“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 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 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