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帮我写篇演讲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09:27
主题是 我以XX人为骄傲
XX是我MM上班的地方,是一个核电厂~五四的时候要用到

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在世界各个角落感受着祖国形象和影响力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5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中国公民,听他们讲述在不同国家的故事。

“China,了不起”

“当地人看到我们臂章上的五星红旗标志都竖起大拇指,意思是‘China,了不起’”山东边防总队的宋喜全说。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他参加了中国第三期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在八个月的海地维和过程中,宋喜全和队友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海地反政府武装最集中、被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评估为危险度最高的红色警戒区域,完成了海地国家一号公路、太子港地区的武装巡逻和突击检查,联合国选举物资仓库、大选计票中心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等任务。

除了执行维和任务外,防暴队还从国内带去了书本、学习用具等,送给太子港唯一一所学校的师生们。“走进学校时,不同年级的孩子们跳着当地特有的舞蹈欢迎我们,他们知道是China带来的礼物。”宋喜全说。

回国前夕,联合国授予防暴队全体队员“和平勋章”,以表彰其在海地维和行动中做出的贡献。

“这是联海团成立以来首次授予防暴队集体的荣誉。”宋喜全非常自豪地说。他在总结中写道:经历了在政局动荡、远离祖国的海地240多个日夜的维和生活,每天都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血与火的考验,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有一个伟大、安宁并日益走向富强的祖国,我感到无比骄傲。

“中国大不一样了”

“‘神六’上天时,当地人看到报道后都觉得中国大不一样了。”45岁的马立华是北京建工集团国际工程部的工程师,今年4月刚从多哥回国。作为中国援建多哥总统府工程技术组的组长,他见证了这个非洲国家总统府拔地而起的全过程。他说,在多哥工作,可以深刻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什么都没有。”马立华谈说援建工作的困难时说。“除了砂石,所有材料、工具都是从国内运过去的,主要的200多名建筑工人也是国内过去的。”

“中国在多哥援建的工程,建筑的质量、用材、外观等都顺利地通过了验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