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的稳定性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5:50:21
听说某一流摄影师可以手持2秒快门不抖,这是真的吗?(希望不是拿奥运会射击冠军的手臂稳定性相比,就是普通人来说~)

一般来讲,摄影师手持到多少快门不抖就算合格?(具体指在广角,还是中长焦段不抖,还是一概而论?)
不好意思,我问的不是“安全快门”,也不是“光学防抖”这些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指标,而是摄影者的技术问题。

如果不带防抖功能的一台单反,能在1/4s拍到比较清晰的照片就算不错了,2s不抖跟照片清晰是2码事,低于1/15s手持拍的照片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2s能拍出能看的照片经过训练估计是可以的。中长焦我觉得是不可能低速快门也能清晰。

按照摄影教材上的说法,如果你拍摄时所用的快门速度高于镜头焦距数值的倒数,那就是安全的,应该能够得到清楚的照片。对于小的卡片式数码相机来说,通常镜头的焦距都在28mm到120mm之间(等效于35mm相机视角),这就意味着你在广角端用1/30s的快门速度、长焦端用1/125s的快门速度,就可以保证画面的稳定不抖动。如果你使用的是大变焦比数码相机,如富士FinePix S9500,长焦端焦距达到300mm,那么相应的安全快门速度就应该达到1/300s。
如果你不愿意去计算安全快门到底是多少,那么也可以听相机的安排:大多数数码相机(非单反)都会在快门速度不足的时候在LCD屏幕上显示“抖动提示” 的图标,大致的样子如图1,如果你在拍摄时发现LCD屏幕上出现了图中红圈内形状的图标(一般显示在屏幕左上或右上角),你就要小心注意了,按下快门你可能会得到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