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接地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4:27:10
地线要接到哪里?大面积铺铜后,接地的线是不是要专门接在铺的铜上??面??

根据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别以最主要的“地”作为基准参考来独立覆铜,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来敷铜自不多言。
同时在覆铜之前,首先加粗相应的电源连线:V5.0V、V3.6V、V3.3V,等等。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多变形结构。
覆铜需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不同地的单点连接,做法是通过0欧电阻或者磁珠或者电感连接;
二是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高频发射源,做法是在环绕晶振敷铜,然后将晶振的外壳另行接地。
三是孤岛(死区)问题,如果觉得很大,那就定义个地过孔添加进去。
另外大面积覆铜,如果过波峰焊时,板子就可能会翘起来,甚至会起泡。从这点来说,网格的散热性要好些。通常是高频电路对抗干扰要求高的多用网格,低频电路有大电流的电路等常用完整的铺铜。

上学的时候画电路板很喜欢大面积铺地,现在发现这是很错误的做法。地线看似简单,但是想铺好,很难。一般在芯片底下小面积铺地,直接连在芯片地上,其余的地单点接地,注意环流面积,注意隔离模拟数字地,具体怎么铺,很灵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

记住:接地的线不一定要专门接在铺的铜上,即使铺也不要大面积铺,而是分成几块铺,然后连接在一个点上,这就是接地。

所谓覆铜,就是将PCB上闲置的空间作为基准面,然后用固体铜填充,这些铜区又称为灌铜。敷铜的意义在于,减小地线阻抗,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压降,提高电源效率;还有,与地线相连,减小环路面积。如果PCB的地较多,有SGND、AGND、GND,等等,如何覆铜?我的做法是,根据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别以最主要的“地”作为基准参考来独立覆铜,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来敷铜自不多言。同时在覆铜之前,首先加粗相应的电源连线:V5.0V、V3.6V、V3.3V,等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多变形结构。

覆铜需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不同地的单点连接,做法是通过0欧电阻或者磁珠或者电感连接;二是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高频发射源,做法是在环绕晶振敷铜,然后将晶振的外壳另行接地。三是孤岛(死区)问题,如果觉得很大,那就定义个地过孔添加进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

另外,大面积覆铜好还是网格覆铜好,不好一概而论。为什么呢?大面积覆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