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有哪些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0:52:52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在会计处理上有哪些主要的不同??请结合案例说明。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成本法:持有投资期间,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价值。
适于:(1)控制,平时按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报表时再按权益法进行调整;(2)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核算使用账户:
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例1:
(1)企业2003年1月1日购入C公司股票2万股,每股面值1元,成交价15元,另付佣金、税金等2250元,占C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5%。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2250
贷:银行存款 302250
例1:
(2)2004年3月,C公司宣告现金股利,每股0.2元 (C公司当年实现利润8万元全部用于分配股利),宣告时确认收益,而不是对方实现时。
借:应收股利(或银行存款) 4000
贷:投资收益 4000
(3)2004年,C公司实现利润10万元,2005年初决定不发放股利
不做分录!
上例中,若属于以下情况:

(1)2003年3月(投资当年),C公司宣告现金股利(是2002年实现的利润,即投资前对方实现的利润),每股0.1元,则:
借:应收股利(或银行存款) 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0
(收益确认仅限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
的利润)
上例中,若属于以下情况:
(2)若上例是2003年7月1日投资,04年3月对方宣告股利,每股0.2元,则投资后对方实现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之前的部分冲投资成本。
应确认收益=8万×5%×6/12=2000
借:应收股利 4000
贷:投资收益 2000
长期股权投资 2000
上例中,若属于以下情况:
(3)仍是2003年7月1日投资,04年3月对方宣告股利,每股0.1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2000
贷:投资收益 2000
若每股收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