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体裁是“小调”还是“山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49:22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体裁是“小调”。
歌曲:沂蒙山小调
分类:艺术
地域:山东
类别:民歌
体载:小调
形式:独唱
主要传唱者:王音旋
具体歌词:
原版: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
稻花香
沂蒙(那个)果子(哎)
堆满仓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朱之文版: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 豆花香,
满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场。
咱们的共产党哎 领导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这是一首山东民间小调,又名《沂蒙山风光》,主要流传于山东临沂地区。20世纪40年代,当地出现了一个叫做“黄沙会”的反动民间武装组织,为了揭露它的真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利用一首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曲调填上新词,起名为《打黄沙会》,不久,它就在鲁南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词作了改动,内容以歌颂沂水、蒙山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新生活为主,并改了歌名,这就是后来在山东以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传播的《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具有严谨的旋律进行逻辑和方整性的曲体结构形态:四个乐句,每句三小节,各乐句的节奏型基本相同;在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各拖腔分别结束于“Re(2)—Do(1)—La(〓)—Sol(〓)”四个音,它们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和抒情性,而且,确立了各乐句“起—承—转—合”的功能和地位。在汉族的“四句头”小调民歌中,此种结构原则运用得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