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说一下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的弊端有那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50:53
现在很多东西都在中国生产,特别是那些外商利用中国的资源(比如廉价劳动力),来赚中国人的钱,大家都来说一下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的弊端有那些?最好有相应的资料哈
给一点例子证明哈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时至今日,印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大面积的占领国外市场,这是值得国人自豪的,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但是,目前这个简单的世界工厂是有欠缺的,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是短期或者说是局部的。

  首先,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过多的依靠外来投资,外商看中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国家也给外商提供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给予外商国民待遇),这在前期对带动GDP增长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尽管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是很低的,但已经高于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比如印度)。另外,给予优惠政策问题已经被国人质疑,这对民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给予外商多年免税减税的优惠使那些竞争力本来就高于国内企业的外企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在这样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和外企争夺国内外市场,难度之高,显而易见,也是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的。国家似乎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局部地区已经决定取消对外商的一些优惠政策,这使得外商的投资成本日益增加,加上先前谈到的与日俱增的国内人力成本,使外商投资的成本和风险陡然增加,遏制了外来投资的积极性,试图依靠外商投资来长期拉动GDP增长,这本身是行不通的!

  其次,长期依靠境外市场的国内企业,势必会对境外市场存在依赖性,一旦国际时局变幻发生战争,内战或者其他对中国不利的情况,国内企业小则利润缩水,企业亏损,对那些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企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我这里有个例子,前几年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的大蒜,木耳等农产品的倾销之争使相当多的国内企业和无数农民遭受损失,由于完全依赖上述两国市场,使这些企业在出现问题时完全没有回转的余地。

  当然,弊端不仅仅这两点,还有在高端产品上,中国的差距太大了。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大公司,竞争力和世界一流水平都相差甚远。单纯地依靠市场换技术,最后会什么也丢掉的。
  前一段时间两个事件从内部和外部暴露出中国工业的巨大弊端。民工潮稍微体现了一点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步减退。西班牙发生的排华事件表明质量差,价格低、作生意靠门路的温州模式需要改进,在外国不吃香,要碰钉子。
  美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