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逊漂流记》各情节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09:22
每情节要一句话概括

第一部分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
第二部写鲁滨孙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接着又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
第三部大多是道德说教。

鲁宾逊
开放分类: 画家、人物、英国

鲁宾逊与集锦摄影

画意摄影的一位代表人物,全名亨利·佩奇·鲁宾逊(Henry Peach Robinson,1830—1901)。他是一位由画家转行的摄影家。

1857年,鲁宾逊在伦敦开设了一家专业人像摄影室。由于受雷兰德的影响,他开始学习复杂的叠印技术,试着制作剪辑照片。1858年,他完成了艺术照片《弥留》,这是由5张底片组合而成的作品。照片中表现了一位临死的少女形象——她在窗前半卧着,窗外是充满欢乐、春意盎然的世界。少女的身边围绕着她的家人,他们都为少女的行将逝去而悲痛欲绝。少女和她的家人很像小说中的人物,给人以强烈的故事感。

《弥留》 (右图)

《弥留》在1858年的水晶宫展览会上展出后,以强烈的故事情节和完美的构图获得头奖。同时,也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这种题材是否过分伤感,而不宜作为摄影的主题。正是由于这场争论,使鲁宾逊一下子出了名,成为许多摄影家效仿的对象。

《摘棉花一家》

《摘棉花一家》是经他导演摆布后拍摄的另一幅照片。这幅1862年拍摄的作品,在提供了一个情节性画面的同时,也颇具艺术性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民间风俗和田园风光,可说是一幅反映那个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佳作。

鲁宾逊认为,摄影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可以不择手段,包括采取导演摆布的手法。在他一生中,拍摄了许多这样的艺术照片,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照片制作方法。同雷兰德一样,鲁宾逊的照片,也是用不同的底片组合而成的。不过,他是将不同的相片剪下来,贴在一张背景照片上,修饰好接缝后进行翻拍和印制。这种方法,是通过剪辑精彩的部分组合成一张照片,所以称为“鲁宾逊集锦摄影法”。

鲁宾逊成为集锦摄影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