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重用人才和无视人才有哪些例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5:48:36

善于纳谏的齐威王

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有非凡的性格和奇特的经历。在齐国历史上,如果说齐桓公以任用贤才而著名,那么齐威王则以善于纳谏而著称。
战国初年,齐国的新兴力量田氏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齐康公直到海边,给了他“一城”之地,后来索性连这块地方也夺了过来。公元前386年,田和称诸侯,沿用齐的国号。田氏代齐后,新兴地主阶级在齐国就完全掌握了政权。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为了和其他六争夺天下,田氏取得政权以后也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使齐国出现了中洒的局面。其中最有作为的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叫田齐,是田和的孙子,公元前356年——前320年在位。齐威王以善于纳谏闻名诸侯,齐国的中兴,也正是齐威王通过广泛纳谏,采群策进行改革而实现的。据说齐威王即位后的前9年,只是吃喝、玩、氏,根本不理国家大事,一切政事全由卿大夫掌管。在这9年中,韩、赵、魏、鲁等各国时常攻打齐国。齐国经常打败伏,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面对国家的这种困境,齐威王也好像心安理得,置之不问。不过知情的人都看到齐威王并不是平庸之辈,关键的问题是怎么使他振作起来。
当时,齐国有个大臣叫淳于髡,他人生得很矮小,但很有口才,非常幽默风趣,他每次出使诸侯国,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是齐国的外交人才。他看到齐威王通夜喝酒,不理政事,政治紊乱,国势危急,心中十分着急。但又怕得罪君主,于是便用隐语进谏。他对齐威王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鸣。大王,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齐威王立刻意识到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说他呆在宫迁里,百事不管,毫无作为。于是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从此就开始振作起来。淳于髡还劝齐威王不要通夜喝酒,并以自己亲身体会说明:“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齐威王就改掉了通夜喝酒的毛病。
齐威王纳谏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邹忌鼓琴取相的故事。邹忌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看到齐威王的所作所为,也很想劝谏他振作起来。但作为邹忌当时的身份就连见到齐威王都不可能,又怎么能向他进谏呢?他听说齐威王喜欢听音乐,就想出了一条计策。有一天,他抱着一架琴进宫求见齐威王。他说他是本国人,叫邹忌,是个琴师,听说国王爱听音乐,特来拜见。

那天齐威王正无事,感到很无聊,捉说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