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33:27
和大家说一下我现在的情况,本人男,本科时读的很一般的大学,在入学时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1,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2,考上名校的研究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两个目标都如愿已偿,打的一手好篮球,同时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但现在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1,我家在一所中学,在考研的最后三个月是在家度过的,当时自己已进入学习的状态,天天在家看书,但怕熟人问我的情况,我又不太好意思回答(如问“你读的什么大学?”"你在哪工作?"等等很烦人)所以我一般见到以前认识的人都只看一眼,不说话。但现在问题来了,对家里附近的人,我从以前的不说话变成了现在习惯性的不说话,感觉很别扭。由于入学还有几个月,我目前在家只是上上网,偶尔出去练练球,很少和家里周围的人说话.同时由于家里的父母只是工薪阶层,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我有时觉得他们说话做事方面在我看来很傻,所以和家里人说话也不多,现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2.在大学期间由于怕影响考研,没谈恋爱。因为觉得谈恋爱既花时间又花精力,还很花钱,到最后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小。现在我感觉自己的心很冷,好像没有爱别人的能力,觉得已自己现在的状态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一个人过一生。感觉很凄凉~~~~~~我现在很迷茫,虽说有理想有追求是好事,但人活着好像应该不仅要这样,如果有心理高手能解开我的迷茫,本人将分数全部赠送。

表象症状:

考研形成你与外界隔绝的心理习惯,而习惯成自然,之后由于无法摆脱形成的“心理惯性”,从而恶化到现在的程度。

关于解除惯性:

一个高速跑的人,让他猛然停下的话,他就会觉得很吃力。可是当他真正停下来,就能发现这才是真正的放松。这就好比你,如果现在让你和别人主动沟通,也许你会觉得会很辛苦,可实际上,毫无举动的你才更辛苦;而一旦你和别人主动沟通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原来改变一切,竟那样简单。

此外,对于你内心可能潜在的自闭心理,我感觉这次的全面诱发对你今后来说是好事,因为这是一次不良心理的“显化”过程,只要把握根源,处理得当,这次经历,将会成为你以后人生经历的“心理疫苗”。

根源:过度执着于实际效果,事事精于计算

从你制定计划考研就能实现目标来看,你是一个做事“计划性”极强的人。而从你发帖高分悬赏来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来看,你同时是一个喜欢事事抓重点,极其看重“实效”的人。再如你谈恋爱时所考虑的内容,说明你非常实际,而且精于计算。综合以上,说明你是一个非常执着于结果、精于计算的人,这本是一种可贵的性格,是成功者必不可少的要素。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很多事过犹不及,往往过于执着结果的人,都会患得患失,因此陷入焦虑感也会很深。

例如,拿简单的和人打招呼来说,这类人可能会想:我和他打招呼,他不理我怎么办?因此,他就很难洒脱起来。所以,洒脱,很大程度上要以“无求”作为心理基础。而太过实际,处处患得患失,恰恰是“无求”的死敌。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人情冷,不妨有意识削弱自己与别人交流时的功利心,要知道温情这种东西,肯定是要靠“心”来感受与滋养的,而绝非靠算计的头脑来计算的。人何必事事精明?如果人人都用“计算”的心态来处理感情,这人间还有什么温情可言?另外我还怀疑一种可能,就是考研备战阶段学习极强的“计划性”,可能进一步加剧了你计算的逻辑思维,使你事事不由自主的计算得失与效益,包括感情投资。但好在你内心并非凉薄之人,虽然头脑仍在不能自已的计算,但感情的空白却令你内心窒息,从而发出呼救~

呵呵,想像能力还可以吧。总之,建议是该计算的计算,该用心体味的就用心体味,不要让追求实际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