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辛酸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21:29
急!!!!!!!!!!!!!!!~````````````

搜狐体育讯 12月23日,FIFA公布了最新的“2008完全日历”,最受人关注的2008奥运会足球赛的分组抽签仪式,将于4月20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男足国奥队能不能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分组抽签十分关键。在此前连续4次冲击奥运会决赛阶段的比赛中,中国国奥均是在和韩国同组的情况下,被淘汰出局。下面就带大家来回顾一下自1992年以来,中国国奥队征战奥运会预选赛的辛酸史。

  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男足比赛中每队除3名球员外,其他队员年龄必须在23岁以下。自此,“国奥队”的名字开始为中国球迷所熟悉。自成立以来,中国国奥队已连续4次向奥运会决赛阶段发起冲击,结果均无功而返。

  巴塞罗那奥运会预选赛:中国遭遇“黑色九分钟”

  当时,国奥主教练徐根宝一句“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誓言,将自己逼到了非出线不可的地步。这届国奥队名将辈出,主要球员有范志毅、徐弘、郝海东等,绝大部分球员日后都成为十年甲A中流砥柱。然而残酷的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中国足球。在吉隆坡举行的亚洲区六强赛中,本届国奥队起初势头比较强劲,前四战分别以2比1战胜日本,0比1小负卡塔尔,3比0击败巴林,1比0力克科威特,最后一战对阵韩国队,国奥队打平就可出线。但1992年1月30日这一天,中国足球史上“黑色九分钟”的悲剧诞生了。国奥队竟然在开场9分钟内被对手连进3球,韩国人徐正源成为了梦魇的制造者,虽然郝海东为国奥队扳回一球,但已经于事无补,国奥进入巴塞罗那的梦想至此破灭。最终的结果是韩国积7分,而中国在失利后积6分,中国国奥队在打平即可出线的情况下断送好局。“恐韩症”这一名词也由此诞生。

  亚特兰大奥运会预选赛:“打平即可出线”成为国奥不可逾越鸿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足球预选赛,由戚务生挂帅的中国国奥队,在小组赛中四战四捷,昂首进入了亚洲八强赛。而后,国奥又以4比2战胜哈萨克斯坦,1比1战平沙特。1996年3月21日,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中韩再次相遇,本场比赛胜者即可出线,打平则是净胜球多的中国队出线,中国队占据优势。然而开场后,背水一战的韩国队即先发制人,大举发起进攻,中国队很快就陷入被动的防守之中。上半场第35分钟,韩国队6号李基珩在突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