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罢丞相不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2:24:57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中的“六部”直接对谁负责? 是哪6部?
2.对中央官制作了那些调整?

明朝时期,科举制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好不好?为什么?

1.材料中的“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2.废除了丞相制,改由六部直接承接权利,同时设春辅官,夏辅官等四辅官,效仿唐宋设置大学士。
3.明朝时期,科举制改为八股取士。
不好。
原因:(1).形式单一,八股只是从程朱理学中命题
(2).限制了士人的思想,只知道潜心于程朱理学,而对使用的文化技术却很忽略。
(3).对中国并没有形成早期民主思想影响很大,也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是兵\礼\吏\刑\工\户

废丞相,废除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设立锦衣卫,用八股取士进行科举。

明朝时期,科举制以八股文为主要考察内容。

不好,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造成了社会恐怖。对后来的科技,文化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皇帝,兵\礼\吏\刑\工\户
废除丞相
八股取士,不好,禁锢了思想

其实关键不在于八股文的形式限制,鲁迅就曾说过想用
形式限制作家是不可能的,八股文的格式就议论文而言
其实是很科学的。
关键是明清两朝规定考试的范围仅限于朱熹的《四书集注》
这就从思想根源上扼杀了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