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的 潜水艇里面的灯光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8:17:55
好像近代的战争片的潜水艇也是一样

1、红色表示紧急,是用来让各组人员保持警惕的颜色。
点红灯表示有敌情,平时潜艇中也是有白灯泡的。

2、红光穿透力是所有颜色光中最强的,有利于使用在潜艇那种污浊空气中,需要距离很远就能看到的光线,所以选红灯。

3、人类肉眼在黑暗环境中最容易适应的,就是红光。

4、现代潜艇同样配两组照明电源,一组配红灯,表示战斗警报,一组配白灯,用于日常照明。

呵呵,那叫Rig for Red,是保护视力的。注意下面的最后一段:

-----------------------------------------------

刚进入较暗影院时,眼前为什么会出现暂时的“漆黑”?
这是由于人眼的暗适应现象所引起的,即人从明亮环境到黑暗环境时眼睛有一个视觉适应的过程。暗适应包括两种生理过程:瞳孔大小的变化及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从光亮进入黑暗的环境,瞳孔的直径可由2mm扩大到7mm,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加10-20倍,这个适应范围是有限的,瞳孔的变化并不是暗适应的主要生理机制。
暗适应主要机制是视觉的二重功能的作用,在明亮环境中由锥状细胞起主导作用转为黑暗中由柱状细胞起主导作用的结果。在黑暗中,视网膜上的柱状细胞的感受性逐步提高,察觉能力亦随之提高,在柱状细胞内有一种紫红色的感光化学物质,叫做视紫红质。这种感光化学物质类似照相底板上的感光乳剂,在曝光的时候被破坏褪色。当眼睛进入黑暗中,视紫红质又重新合成而恢复其紫红色。视觉的暗适应程度是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程度相应的,在黑暗中的最初15分钟是暗适应的关键时刻,在黑暗中停留半小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约十万倍。在黑暗中,视网膜柱状细胞视紫红质的合成需要维生素A参与,所以缺乏维生素A的人时常伴有夜盲症的视觉障碍——他们在黄昏和夜晚视觉能力显著降低。
由于红色光只对中央视觉的锥状细胞起作用,而对边缘视觉的柱状细胞不起作用。柱状细胞的视紫红质不为红光所破坏,所以红光不阻碍柱状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在黑暗环境工作的人们,如从事X光检查的医生,在进入光亮环境之前戴上红色眼镜,再回到黑暗环境时,他的视觉感受性仍能保持原来水平,不需重新暗适应,重要的信号灯、车辆的尾灯等采用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