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通感的部分是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11:08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流动着的光与影,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光与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把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光和影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另外,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衬托,也是意象的升华,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艺术氛围。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种器官感知外界事物,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相互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却能够互相转化,彼此沟通,不分界限,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上。汉语修辞学中就把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通感”或“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