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宋庆林等为什么对麦穗充满感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56:28
宋庆龄

1942 年冬天,山城重庆寒风凛冽,宋庆龄同志在她的寓所为欢送董老返 回延安而举行茶会。周恩来和邓颖超应邀出席。桌上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灿烂。这时有人赞美说:“真象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 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当时抚摸着饱满的麦穗, 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在制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图案时,周总理建议把禾穗画到国徽上。
当时中国一穷二白,能吃饱就是很幸福了,所以他们两位心里牵挂的是人民的衣食,以及种植麦穗的农民,农民历来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这大概就是他们喜欢麦穗的原因了。

不只是周恩来,宋庆龄,人类都对麦穗充满感情.民以食为天,没有权力,没有轿车,没有彩电...都能活着.没有麦穗(粮食)人类就不存在了.

1942 年冬天,山城重庆寒风凛冽,宋庆龄同志在她的寓所为欢送董老返 回延安而举行茶会。周恩来和邓颖超应邀出席。桌上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灿烂。这时有人赞美说:“真象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 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当时抚摸着饱满的麦穗, 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在制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图案时,周总理建议把禾穗画到国徽上。
当时中国一穷二白,能吃饱就是很幸福了,所以他们两位心里牵挂的是人民的衣食,以及种植麦穗的农民,农民历来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这大概就是他们喜欢麦穗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