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电影为什么有白色圆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51:13
我们以前看胶片电影时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白色的大圆点,这是怎么造成的?划痕状的可以理解,可能会是制作或者放映过程中被划了,但是圆点又是什么回事呢?圆点好像在连续的胶片中不只只在一帧里面有,好像会连续出现在连续的帧中,位置大致相同
不是快要结束时,就在观看的过程中间
如果是音频信号怎么那些小圆圈并不会在所有地方都有呢

你很细心啊!一般不注意是看不到的。这个白点是在银幕的右侧,一般靠上(右上角),很少情况下会在中间,这是让电影放映员看的(过机信号),我们所看的电影是由两台放映机左右交替来把整部电影放完的。一般一个半小时左右的电影有5本拷贝,在每本(最后一本除外)最后有两次闪过。也就是说,你能看到画面上出现4组白点,每组间隔在20分钟左右(根据这本拷贝的大小),每次闪两下,前后间隔一般为7秒,第一次闪过另一台放映机启动,第二次闪过,启动的这台放映机打出画面。根据影片长短,也就是本次多少,可能会大于4组。
如果电影是宽银幕(16:9),白点会是扁圆形的;
如果是遮幅(4:3),白点会使正圆形或者瘦长形的。
这种信号是胶片洗印时做在上面的,现在放映机一般都是自动过机,在这种信号前24格(也就是一秒中)贴上一块锡纸,让锡纸经过一个非接触开关,另一台放映机启动。所以,在你看到白点之前,会先看到银幕闪一下,那就是贴的锡纸挡住了一张画面所产生的
电影知识:电影是由一张一张的图片连续播放形成的,每秒24张图片,有4张连续图片上有白点,这样就可以算出白点每次出现的时间,就是4除以24,六分之一秒

你说的是不是换片信号? 我以前放电影时见过,换片前8秒和1秒时会出现

那个洞是音频信号的
通过灯的照射后光大小变化再转换成声音信号

一些白色的大圆点是音频信号,通过灯的照射后利用光大小变化转换成声音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