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病例到底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2:40:08

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眼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8度左右),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检查口腔时,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出现丘疹或疱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一般情况下,患者病愈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但有极少数患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视。
  手足口病的3大特点

  爱攻击小小孩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是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岁婴幼儿为主。染上该病后,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热程为2-7天不等。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会出皮疹。

  可经多种途径传染

  手足口病容易传染,病菌主要通过口腔进入肠道,传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气、脏手、玩具等。另外小孩喜欢舔手,或者尝尝这个摸摸那个,脸对脸亲密说话,所以小孩之间打个喷嚏就会被传染。

  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预防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手足口病潜伏期有2至6天,通常3至4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斑丘疹及疱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患儿可由于口腔疱疹破溃时导致咀嚼疼痛,从而拒食、流涎。

一般手足口病症状典型,并发症少,预后良好,但也有个别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经过较重,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但在北京市目前报道的手足口病患者中,绝大多数为预后较好的病毒引起的。

怎么传染给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