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去屏蔽效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16:54
如题

因为核的外面有电子在做圆周运动,因此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感应磁场,其磁场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所以会核所感受到的实际磁场是被削弱了的~
所以就把电子的这种作用叫做屏蔽作用,这种现象叫屏蔽效应~
所以去屏蔽效应也就是将电子的产生的感应磁场降低,从而使核感受到的有效磁场接近于外加磁场的强度。这就是去屏蔽效应了~即去掉电子的屏蔽效应~
如加一个吸电子基团,这样就会使核外的电子云密度降低,那其产生的感应磁场也就自然降低了~从而也就可以使核感受的磁场变大了,更加接近于外加磁场强度了~也就是做到去屏蔽效应了~

这个概念在解释核磁共振图谱时候能用到

核磁共振NMR 1H图谱时,H上电子云密度会对H峰的位置有影响,分子中的H 与独立的质子不同,其周围有电子(化学环境),这些电子在磁场中运动,产生诱导磁场,其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抵消了一部分外磁场强度,若使H发生核磁共振,必须增大外磁场强度。因此H 的核磁共振信号出现在比独立质子共振信号的高场处,这种现象称作电子的屏蔽作用或屏蔽效应。
H原子周围电子密度越大,蔽屏效应越大,信号越偏向高场。

相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低,屏蔽效应就越弱,核磁共振信号则将出现在较低,叫做去屏蔽效应

当核自旋时,核周围的云也随之转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感应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使外磁场减弱,这种作用称为屏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