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辩论会的事例 快快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2:21:50
我方观点是教育惩罚较好
需要一些事例.字不用多
也不需要太多事例.2 3个就好(最后古.今.外各一个)
快点.明天要用.谢谢.!

洛克菲勒共有5个儿女,家庭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十分“吝啬”,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因年龄而异:7、8岁时每周3角,11、12岁时每周期1元,12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星期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苍蝇能得1角,逮住一只耗子得5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奖励。后来当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和兴办新工业的三儿子劳伦斯,还主动要求合伙承包全家人擦鞋,皮鞋每双5分,长筒靴1角。当他们11、12岁的时候还合伙养兔子卖给医学研究所。

儿女们外出上大学后,洛克菲勒规定他们的零用钱与一般人家的孩子不相上下,如有额外用途必须另行申请。喜欢吃喝玩乐、交女朋友的四儿子温斯格普有一次欠了账还不了,因为父亲坚决不予理睬,只得向大姐暂借救急。后任大通国民银行总裁的小儿子戴维,读大学时,也一样恪守家规。有一次放假回纽约,同行的一位同学看到他在记账:这罐饮料多少钱,那道菜多少钱,都感到十分惊奇。

洛克菲勒由于宗教信仰自己不抽烟,也不赞同儿女们抽烟。规定20岁以前不抽烟的儿女可得到2500美元的奖金。当他发现大女儿巴博抽烟后,劝她戒掉未成,就毫不客气地取消了这笔奖金。

这个伴随有明确奖励措施的家规,传授给了孩子金钱的意义,以及怎样明智地花钱。同时,在金钱的激励下,孩子学会了节制和控制自己的欲望—为了一个目标而自律。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从中得到教诲:要为有价值的事情而奋斗。

朋友,你的家庭是否也有一些明确的家规,奖励并强化那些良好的行为呢?

“强化定律”的基本意思是:一个产生了良好效应的行为,将会重复出现。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喜欢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他就会倾向于重复这个行为。相反,如果某个行为产生了这个人不喜欢的后果,他就会倾向于减少或终止这个行为。比如:沙莉某天穿了一件与众不同的新裙子。相反,如果新裙子引起同伴们的嘲笑,那她今天倾向于不穿这条裙子。可以说,奖励是正向强化,而惩罚是负向强化。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说家长要奖励和惩罚并用,但聪明的家长如果能够善用奖励,其效果可能要比惩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