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相关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01:03
本人只有20分,全部给了

1.公司现金流管理模式基本结构研究

  现有的现金流量表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类型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种分类可以记录企业在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中产生和吸收的现金数量,但却不能很好地说明现金的流动环节和方式,无法及时发现现金流动中具体存在问题的环节,因此不能满足现金流管理的要求。为了使案例研究所要建立的现金控制模型达到相当的现金管理高度,有必要深入探讨公司现金流量的概貌和基本结构,同时将现金流程与支持现金流动的业务流程相集成,对公司现金流管理模式的基本结构进行分层、分块和分因素的划分。

  2.建立现金管理控制"地图",实现现金流程优化

  在现金流基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首先理清了公司整体的现金流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金控制网络(或称现金管理控制地图)。在组织层、业务层和现金层相集成的"地图"中,研究指出现金流主动脉中(又称为通道)存在的控制环节及现金控制点所在,并明确了各控制点相应的归口部门在管理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3.建立现金流指标体系,实现现金的综合平衡控制

  建立了现金流控制"地图"后,可以清楚地了解公司各业务层的现金流动途径以及公司组织结构中各层面的现金自组织、自循环状况。接下来就是要建立一个现金流指标体系,将现金控制网络量化,一方面为单业务的现金流动途径(通道)设立控制的关卡,对偏离关卡标准的现金进行总体调度,保证现金的流动途径顺畅、高效;另一方面为各层面的现金流网络系统设置一个综合平衡控制标准。现金流控制网络的建立为企业规划了一套现金流管理控制的途径,而现金流指标体系则通过设置现金流途径中的关卡,为现金管理提供了控制的标准,实现整个现金流管理控制系统的综合平衡。

  4.对现金流指标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测试,保证其合理性

  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公司已有的现金流指标,同时还考虑到未来现金管理的需要,对一些目前还没有但却相当关键的现金流指标及其驱动因素进行适当的细分。此外,为满足管理的需要,研究中还对某些现金流指标进行一定的补充或剔除。因此,在建立现金流指标体系后,有必要进行指标和驱动因素的测试,以保证现金流指